德国汽车产业正遭遇数十年来最严峻的生存考验,裁员潮已席卷从整车厂到零部件供应商的完整链条。自去年以来,博世、采埃孚等巨头纷纷挥起裁员大刀,其中采埃孚电动动力总成部门计划裁员7600人,博世汽车部门裁员规模达5500人,大陆集团也启动7150人裁员计划。
经济学家与行业协会警告,受电动车转型、需求下降及生产成本高昂等因素影响,德国汽车产业未来几年可能有多达 20 万个工作机会消失,而德国汽车工业当前仅雇佣约80万人。
这一危机早已显现,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自2019年以来,德国已损失近24.5万个工业岗位,其中汽车业的降幅最大。
核心诱因是电动车转型速度过快。德国汽车制造商投入数十亿美元推进产品线电气化,却导致传统动力总成生产出现大量冗余。
电动车所需的活动零件远少于燃油车,但对软件需求更高,曾经依赖活塞环、变速箱和排气系统的供应商因此面临订单萎缩困境。
能源成本高涨进一步削弱了行业竞争力。廉价俄罗斯天然气枯竭叠加核电逐步淘汰,使德国工业企业支付的电费高达美国或中国竞争对手的五倍。
德国经济已两年负成长,今年前景仍不乐观。尽管明年有望借助创纪录的政府公共支出扭转局面,但经济学家批评,德国急需连贯的长期策略,而非仅靠资金支撑。
作为欧洲工业的风向标,德国汽车业的转型走向或将为欧洲工业转型定下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