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韦斯特海岸附近坐落着原始的干龟岛,这是一群偏远的岛屿,珊瑚礁、历史悠久的堡垒和充满活力的海洋生物是这里的焦点。从雄伟的杰斐逊堡城墙到沉船和德克萨斯岩等隐藏的水下宝藏,这座大部分被淹没的国家公园呈现出历史与自然的壮丽融合,并不断受到风暴和海水的影响。
大约一万年前,随着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结束,北美大陆的移动和大西洋的扩张可能暂时加速。根据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融化的冰川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埃克塞特大学和汉堡大学的最新研究警告称,如果当前的气候政策持续下去,触发重大气候临界点(例如冰盖崩塌和森林枯死)的风险高达62%。然而,采取更可持续、更低排放的途径可以显著降低这些风险,而且亚马逊和永久冻土临界点释放的碳不太可能引发进一步的连锁反应。
南极冰盖 (AIS) 历来存在质量损失,这显著导致了海平面上升,尤其是在 2011 年至 2020 年期间,西南极洲和东南极洲部分地区的冰盖损失加剧。然而,在 2021 年至 2023 年期间,受异常降水的影响,AIS 的质量增长创下了纪录,甚至逆转了托滕、莫斯科、登曼和文森斯湾等关键冰川盆地的趋势。
美国加州的沙漠曾被认为对植物入侵具有天然抵抗力,但如今正面临撒哈拉芥等入侵物种的严重威胁。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这种杂草的蔓延正在破坏沙漠的生物多样性,并削弱其从极端气候中恢复的能力。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于《生态学》(Ecology)期刊上。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和美国阿拉斯州朱诺市先后停止向公共供水添加氟化物,随后科学研究显示,这一决定对儿童口腔健康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过去150年间,人类农耕活动对地表的侵蚀速度远超古代冰川作用。这一发现来自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最新研究,该研究基于对美国明尼苏达州上密西西比河流域沉积记录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地质学》(Geology)期刊。
大多数人更担心人工智能带来的直接风险,而非遥远的、理论上的威胁。苏黎世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受访者能够清晰地区分抽象的未来情景和具体、切实的问题,并且往往更重视后者。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进行的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对月球水的来源感到困惑,而水资源可能对未来的月球探索至关重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个主流假说认为,水的来源可能是太阳本身,它源源不断的带电粒子流(即太阳风)与月球贫瘠的表面相互作用,形成了水分子。如今,美国宇航局(NASA)领导的一项新实验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一过程确实正在发生,证实了一项可能重塑我们对利用月球资源进行人类任务的看法的理论。
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实验室正在提供一项突破性的癌症检测测试。MyHPVscore由密歇根大学开发,是一项高精度血液检测,旨在检测与人乳头瘤病毒 (HPV) 相关的头颈癌。该检测通过识别患者血液中循环的肿瘤DNA小片段来发挥作用。
康涅狄格大学的一项临床试验证实,吃核桃有助于结肠健康,并有助于预防癌症。一项新研究强调了食用核桃的健康益处。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开展的一项临床试验刊登在《癌症预防研究》杂志4月刊的封面上,该试验发现,核桃有助于减少全身炎症,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有些人就是更愿意帮助别人,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原因。通过观察大鼠的助人行为任务,研究人员发现,大鼠更有可能帮助那些与它们有过积极社交体验的同伴。它们大脑中与同理心和动机相关的区域活跃起来。有趣的是,催产素,即“联结激素”,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催产素活性较高的大鼠更有动力去帮助别人。
众所周知,人到中年,腰围往往会变粗,但问题并不完全在于外表。腹部脂肪会加速衰老、减缓新陈代谢,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年龄究竟是如何把6块腹肌变成柔软的胃的。
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开发出一种超薄电子“皮肤”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生长并轻松剥离超薄材料,为可穿戴设备、柔性电子以及紧凑型红外成像装置等领域铺平了道路。
世界上最先进的太阳望远镜刚刚通过其可见光可调谐滤光片发出的第一束光开启了新的探索高度——可见光可调谐滤光片是一种以原子精度制造的革命性仪器,可以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光谱和磁场细节。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之前被隐藏的氢云,名为 Eos,距离地球仅 300 光年——这是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发现。厄欧斯(Eos)因其微弱的紫外线被发现,为研究恒星的诞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中山大学教授刘小平、罗明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韬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温冷暖翻转的新现象,即气温在几天内由异常偏暖快速转变为异常偏冷,或由异常偏冷快速转变为异常偏暖的极端事件。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Aditya-L1 是一座于 2023 年发射的新型太阳观测站,它很快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发射仅几个月后,该航天器就观测到了太阳上最剧烈的耀斑爆发之一——从起源到完全爆发。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中山低温研究院等单位,近日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万瓦级氦制冷机,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低温制冷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制冷机是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首台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将应用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为处理核废料提供低温环境。
一项新研究表明,老年人和国际学生这两个特别容易感到社交孤立的群体在参与以宠物为中心的活动时,感觉孤独感大大减轻。这种经济实惠的方式也促进了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感。
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苏达河谷的一块标牌曾宣称当地片麻岩为“世界最古老岩石”,年龄达38亿年。然而,最新研究表明,这块岩石既非全球最古老(目前纪录保持者是加拿大约40亿年的阿卡斯塔片麻岩),甚至可能也非美国最古老。
美国宇航局的“达芬奇”任务将彻底改变我们对金星的认知。这项大胆的探险将派遣探测器穿越金星灼热的高压大气层,让人类40多年来首次一睹金星表面的风采。
4 月份,在一些地区一种水分超足、味道清甜、金黄圆滚、外形可爱的水果上市了,很多尝过鲜果的人都会忍不住爱上,它就是枇杷。皮薄汁多、清甜微酸,咬一口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春天气息。很多人以为枇杷太甜不适合控糖人群,其实它的糖分并不算高,而且富含水分、膳食纤维和类胡萝卜素。今天让我们好好了解下这个南方人心中的宝藏水果。
最近的一项基因组研究揭示了猛犸象谱系中跨越一百多万年的先前未知的遗传多样性,为它们的进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人员成功提取并分析了猛犸象标本中的34个新的线粒体基因组(mitogenome),其中11个来自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时期。
小圆顶 C 的科学家找到了最古老的连续冰芯,揭开了地球 120 万年的气候历史。在南极洲偏远的小圆顶C站,一支由来自十个欧洲国家的十二个科研机构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气候科学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里程碑。
在太空探索和地球科学的迷人交汇处,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宇航员曾在爱达荷州月球环形山的类似外星环境的熔岩场上进行训练,准备探索月球表面。这片火山地形与月球和火星的地质特征相似,拥有熔岩管、煤渣锥和巨大的玄武岩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间形成了富有弹性的生态系统,从地衣到kipukas。该遗址至今仍是火星科技的主要试验场,也是探索其他星球生命如何延续的窗口。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 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刚刚创造了历史,它首次在轨道上拍摄了行驶中的照片,由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 HiRISE 相机拍摄。图像显示,好奇号在火星表面行驶,在驶向可能揭示古代地下水活动的神秘区域时留下了引人注目的轨迹。
据报道,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5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距离天链二号04星发射仅间隔1个月,标志着我国天基测控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我们都知道高饱和脂肪和精制糖饮食对身体的诸多健康影响。如今,在一项针对人类的同类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这类饮食似乎还会对大脑的某个特定区域产生负面影响。悉尼大学的科学家利用虚拟现实(VR)系统揭示了高脂高糖饮食与空间导航和记忆力受损之间的联系。这支持了先前啮齿动物研究的发现。
饱受严重花生过敏恐惧的成年人或许终于迎来了希望。一项开创性的试验表明,在严格监督下,每天接触花生可以降低大多数成年人的过敏程度,使他们能够正常食用花生而不会出现过敏反应。
长久以来,地球一直被认为是一颗蓝色星球,这很大程度上是由覆盖其四分之三表面的浩瀚海洋所塑造的。但如果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海洋曾经是绿色的呢?《自然地质与演化》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
哈勃望远镜 35 年的旅程展示了人类最伟大的太空成就,捕捉到了从新恒星形成到古老星系的一切。它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黑洞、暗能量和遥远世界的理解,而其令人惊叹的图像使太空探索成为全世界人们生动而感人的体验。
昆虫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消失,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究其原因。虽然农业集约化常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但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幅远为复杂的图景,其中涉及众多相互关联的因素。
美国宇航局的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正准备通过三项开创性的勘测来揭开宇宙最深的秘密。罗曼的任务设计参考了全球一千多名科学家的意见,将绘制数十亿个星系的图像,捕捉超新星和黑洞等宇宙现象的动态变化,并深入银河系隐秘的中心,寻找流浪行星和恒星残骸。凭借其全景视野和迅猛的巡天速度,罗曼有望彻底改变我们对暗能量、暗物质、星系形成,甚至遥远世界起源的理解。
美国宇航局正在为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做准备,测试工程师们将一台3D打印的混合火箭发动机点火超过30次,旨在模拟未来航天器着陆时的真实情况。由于陨石坑、飞扬的月尘和月壤不稳定等因素构成了严重的风险,了解这些影响对于宇航员的安全以及不仅针对月球、也对火星探测奠定基础的任务至关重要。
中国空间站迎来重要时刻——神舟十九号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工作交接,并举行了象征性的空间站钥匙移交仪式。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的神十九乘组将于4月29日搭乘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目前各系统正全力做好迎接准备工作。
据报道,上海交通大学JUST光谱望远镜基建项目在青海冷湖正式启动建设,标志着我国即将实现大型光谱望远镜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这一世界级天文观测设施的建成,将彻底改变我国天文学研究长期依赖国外望远镜的被动局面。
苏黎世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较高的精神分裂症遗传风险与视网膜组织较薄有关,这强化了眼部健康可能反映大脑变化的观点。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廉价、非侵入性的视网膜成像可能成为早期发现和预防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在与脑部炎症相关的基因变异也可能影响视网膜的情况下。
随着 HALO 模块(阿尔忒弥斯宇航员的未来家园)抵达亚利桑那州进行最后的装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 的 Gateway 项目取得了重大飞跃。
4月27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的“蜻蜓”任务日前成功通过了关键设计评审(Critical Design Review, CDR),为其计划于2028年发射前往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泰坦,Titan)扫清了障碍。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两位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探索稀有超导体表面奇异粒子的新理论方法。在极低温度下,某些材料中的电子会表现出异常行为。两个或多个电子不再独立活动,而是配对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一起移动。这种行为带来了一些非凡的性质。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超导性,电子形成“库珀对”,在材料中自由穿行,且没有任何电阻。
科学家采用电子和频产生光谱法研究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电荷传输机制。高分辨率全彩显示设备,例如可折叠智能手机和超薄电视,都依赖于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与其他显示技术相比,OLED 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柔韧性、自发光、轻量化结构、超薄外形、高对比度和低压工作。这些特性使得 OLED 近年来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汉坦病毒最近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因为有报道称,演员吉恩·哈克曼的妻子贝琪·荒川死于该病毒。尽管成为头条新闻,但除了已知与啮齿动物有关之外,这种病毒对许多人来说仍然相对陌生。
伦敦国王学院和联合国渔业与渔业基金会(UNIFESP)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亚马逊河流域的粘液寄生虫,这种寄生虫感染了超过50%的鱼类,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水产养殖业。他们的船上研究实验室正在揭示这些寄生虫的新型基因调控机制,这为研发基因疫苗以应对全球每年5000万英镑的鱼类养殖损失带来了希望。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简称“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国际合作伙伴携手,使我们距离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其他有价值的化学物质又近了一步。
4月26日是“异形日”,《异形》系列粉丝们每年都会在这一天庆祝。今年,IGN特别为这一场合分享了FX新剧《异形:地球》的独家预告,展示了在维兰德-汤谷公司飞船上一种生物的孕育过程。
地球和火星的铜和锌等元素含量低得惊人,而这些元素对于行星化学和潜在的生命至关重要。一项新研究推翻了旧理论,表明这些元素在行星早期构成要素中曾十分丰富。真正的损失很可能发生在后来的史诗级太空碰撞中,而非此前认为的早期形成时期。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像地球这样的宜居行星如何形成的理解。
据央视报道,我国航天领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的研制工作。资料显示,长征九号作为我国航天技术的集大成者,其各项参数令人瞩目。它的芯级最大直径达到10米级,整体总长约百米,起飞质量超过4000吨。
近日,科学家在夏威夷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毛毛虫,还没有正式命名,但它凭借怪异的外形和审美,在昆虫界火出圈了。它有一大爱好,喜欢搜罗其他虫子的尸体,来装扮自己。造型整得很奇特,乍一看就像是一堆身体部件拼凑起来的:
2025 年 4 月,新泽西州松林荒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野火,凸显了自然循环与现代风险之间的微妙界限。由于严重干旱,大火迅速蔓延至超过15000英亩的土地,迫使人们撤离并封闭道路。NASA卫星提供了关键数据和图像,帮助追踪火势的走向和蔓延。虽然火灾是生态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但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气候变化使此类事件变得更加危险。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测试一种新型牛饲料,这种饲料可以帮助奶牛减少打嗝和胀气时释放的甲烷气体,并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物质。由于甲烷会吸收大气中的热量,减少甲烷排放可以使奶牛养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一支中国研究团队利用卫星和地面工具追踪了2023年冰岛松努卡吉加尔火山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硫,该二氧化硫行进超过2000公里,最终到达北极,并在斯瓦尔巴群岛造成了严重的雾霾。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奥尔松地区80%的二氧化硫污染来自此次火山喷发,凸显了火山排放的全球影响及其健康风险。
当地媒体在德克萨斯州麦格雷戈发现了一款可能用于未来火箭的全新SpaceX猛禽发动机。SpaceX的猛禽发动机为星际飞船(Starship)火箭提供动力,该火箭是该公司专为星际任务设计的下一代平台。由于今年升级的上面级火箭连续两次出现故障,星际飞船的试飞似乎无限期暂停。
即使是最灵活的四轴飞行器,在快速飞行时也难以控制横向动量,这限制了它们的机动性。一款实验性无人机以仿生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根据飞行需要伸展类似鼯鼠的膜状机翼。
由于资金大幅削减和政治干预导致美国科研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越来越多的美国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海外科研事业。《自然》杂志全球科学就业平台的最新数据突显了这一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科学家申请海外职位的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2%。与此同时,寻找国际职位的美国用户数量增长了35%,仅3月份,美国以外地区招聘信息的浏览量就同比增长了68%。
今日,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发布2025年本科招生章程,根据章程,有三大条件要特别注意。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如何利用专门的晶体管技术将二硫化钼制成超导体、金属、半导体或绝缘体。通过插入钾离子并调整条件,它们可以引发材料电子态的剧烈变化——甚至出乎意料地将其转变为超导体或绝缘体。这种对单一二维材料的全新控制水平,有望为下一代电子学和超导研究带来激动人心的突破。
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第一款能够测量皮肤释放和吸收的气体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分析这些气体,该设备引入了一种评估皮肤健康的新方法。它可以监测伤口愈合情况、检测感染、追踪水分含量,并测量有害环境化学物质的暴露情况,以及其他应用。
随着尤里卡海军舰艇公司(Eureka Naval Craft)宣布推出其所称的世界上最先进的自主海军攻击舰,其自主战舰已跻身大型快速攻击舰之列。该舰可载重40吨,时速可达50节(57英里/小时,92公里/小时)。
昨日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在2025年"中国航天日"上海主会场的科普展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带来的轻舟货运飞船1:1模型成为焦点。这是该型飞船自2024年10月获得载人航天工程验证合同后的首次公开亮相。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与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合作,成功开发出一款名为“iCares”的智能绷带,能够实时监测慢性伤口状态并加速愈合。这一成果标志着慢性伤口治疗技术的重大进步。
一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 mAb 3A6 的人类抗体在对抗埃博拉病毒感染方面具有非凡的潜力。这种抗体来源于一位在 2014-2016 年那场毁灭性疫情中幸存下来的幸存者,它能够与病毒上的关键结构结合,从而有效地中和病毒。
一种变异的禽流感病毒株已传入美国牛群,在一次溢出事件后迅速蔓延。该病毒已适应哺乳动物传播,跨越物种和州界,引发了人们对疫情应对能力的又一担忧。
据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称,波音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继续将其Starliner载人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ISS)。奥特伯格去年接任首席执行官,致力于扭转波音公司因质量控制问题而引发的生产困境。
病人向护理人员,甚至向自身隐瞒真实情绪的情况并不少见。一种实验性的新型面部“贴纸”或许能帮上忙,意识到自己面临抑郁和焦虑等疾病风险的患者可以自愿佩戴该设备,它能检测并传递佩戴者当前心理状态的信息。
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天文奇观:一颗水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在危险地靠近其恒星运行时正在迅速瓦解。这颗小型岩石熔岩星球每30.5小时就会脱落相当于珠穆朗玛峰质量的物质。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富含碳元素的陨石感到困惑,因为它们几乎没有剧烈太空碰撞的证据。但新的实验揭示了真相:这些陨石受到撞击会引发爆炸性化学反应,产生强烈的气体,将碰撞留下的痕迹彻底摧毁。
科学家们正在使用尖端技术追踪月球上的水冰——这是未来太空任务的重要资源。夏威夷大学的一个团队利用“影子摄像机”(ShadowCam)观测月球永久黑暗的陨石坑,精确估算了月球表面冰的含量。另一个团队则引入了一种基于宇宙射线的方法来探测深埋的冰,这是月球探索领域的一项突破。
ELT 正在向星空飞跃,这毫不夸张——它巨大的圆顶,曾经只是骨架,现在被防护装甲覆盖,保护精密的光学器件免受沙漠的伤害。在其内部,一座尖端奇迹正在成形,其中包括由798个部件组成的39米宽的镜面,它有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收集天体光线。随着自适应光学和仪器仪表领域的突破性进展,2024年充满了里程碑,为令人振奋的2025年奠定了基础。
今天启动的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发布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号任务合作项目遴选结果,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1个国际组织的10个项目入选。
在今天启动的第10个“中国航天日”活动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发布了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并在现场与来自5个国家的5家机构签署了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借用协议》。
国宝,通常而言都是弥足宝贵的,保护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狠心扑杀?近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在布吉必姆国家公园动用直升机扑杀了约750只考拉,而这些考拉原计划是要进行安乐死的,此事发生后引发动物保护组织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来好消息,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现场再度亮起大红屏!神舟二十号的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5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
德克萨斯大学塔尔萨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目前的废水处理方法无法完全去除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携带有害污染物,构成健康风险。需要标准化测试和公众意识来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
长期以来,超材料设计一直追求“越强越好”,但材料的刚性与柔韧性往往难以兼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通过创新设计,成功制造出一种兼具高强度和高弹性的超材料,为这一领域开辟了新方向。
食物中毒的经历往往令人终生难忘,科学家近期通过小鼠实验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最近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的研究表明,大脑中的特定神经回路能够将有害食物与后续不适紧密关联,形成持久记忆。
160多年前,生物遗传学家孟德尔通过研究豌豆的七种性状,奠定了遗传学基础。然而,其中三种性状的基因一直未被确定。《自然》(Nature)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标志着豌豆基因组研究进入新阶段。
在德克萨斯州巍峨的瓜达卢佩山脉之下,隐藏着一段跌宕起伏的变迁史。曾经是古老海洋的一部分,如今已化为化石的卡皮坦礁,形成了嶙峋的山峰和标志性的悬崖,例如埃尔卡皮坦岩和瓜达卢佩峰。
据深空探测实验室官微介绍,我国“羲和二号”日地拉格朗日L5点太阳探测工程正稳步推进,初步计划于2028年发射。该项目将实现国际首次在该点部署一颗人造探测器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开启太阳立体探测时代。
加利福尼亚州的海峡群岛,通常被称为北美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拥有众多独特的野生动物和景观。从圣米格尔岛饱经风霜的鳍足类栖息地,到圣克鲁斯岛巨大的海蚀洞和种类繁多的特有物种,这五个受保护的岛屿各自蕴藏着各自的秘密。卫星图像揭示了这些岛屿的多样性和生态丰富程度,而愿意冒险穿越圣巴巴拉海峡的游客将获得难得的体验,领略大自然原始的美景,并欣赏持续进行的修复工作。
一支在北极研究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的国际科学家团队表示,气候变化为布鲁氏菌病、土拉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等传染病在北极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项令人毛骨悚然的新发现首次提供了人类在罗马角斗士表演中被大型猫科动物袭击的骨骼证据。这些骸骨在英国约克附近的一处墓地中被发现,清晰可见大型猫科动物(很可能是狮子)留下的咬痕,证实了曾被认为纯粹是艺术或文字记载的古代战斗场景。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对古罗马时代娱乐活动的理解,并暗示即使在像英国这样遥远的行省,此类活动也同样残酷。
医院的物体表面出现有害细菌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它们可能会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造成危及生命的感染。一种新型涂料可以快速杀死附着在其上的微生物,从而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为纪念哈勃望远镜发射 35 周年,欧空局公布了位于水瓶座的一颗天体瑰宝——星团梅西耶 72 的令人惊叹的新图像。M72 曾是哈勃“本周图片”系列的首张图像,如今凭借增强数据和紫外线图像更是焕然一新。
美国宇航局的露西号航天器拍摄到了小行星唐纳德约翰逊的惊人图像,显示它是一颗接触双星,具有不寻常的“冰淇淋蛋筒”形状。这种意想不到的地质复杂性为早期太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这次撞击并非露西号的主要目标,但它在前往其主要目标——木星附近的特洛伊小行星——之前,对露西号的仪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
近期正是蓝莓大量上市的季节,全国多地蓝莓价格出现“腰斩”。据央视记者报道,进入 3 月以来,市场中蓝莓的供应量逐步增加,目前蓝莓价格比刚上市时出现明显回落,一盒 125 克的蓝莓,根据规格不同,售价从十元到十几元不等。
经典作品《机动战士高达》除了残酷的宇宙战争外,作品中设想的未来宇宙科技正在逐渐被实现,4月22日,东京理科大学宣布,根据《高达》中的宇宙空间殖民站设想科技具现化的小型环境监测仪太空发射成功,该项目获得了万代的倾力支持。
利瓦沙漠,又名为利瓦绿洲,是中东阿联酋阿布扎比面积最大的绿洲,距离北部的波斯湾海岸线约100公里,距离东北部的阿布扎比约150公里。利瓦位于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沙丘地带边缘,被称为“空白之地”。
日本研究人员首次在雷暴天气中驾驶一架防雷无人机,利用它诱发并引导自然雷击,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该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这种飞行避雷针来捕获和储存雷电能量。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披露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国际合作最新进展。根据中巴两国今年2月签署的航天合作协议,巴基斯坦航天员选拔工作已全面启动。该项目参照中国航天员选拔标准,初选阶段在巴基斯坦本土进行,复选和定选环节则在中国完成,最终将遴选出2名巴方航天员来华接受系统培训。
1200 万年前的火山喷发保存了灭绝动物生命的快照。辛辛那提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1200 万年前曾在北美大部分地区漫游的犀牛可能以大群形式生活。研究人员对现今内布拉斯加州东北部发现的犀牛牙齿中的同位素进行了检测。在该地点,超过100头犀牛死于一个水坑,并被埋在黄石超级火山大规模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中。
列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突破性的方法,利用几何学和量子控制相结合,快速生成量子叠加态(即NOON态)。这项创新将制备时间从几分钟大幅缩短至几毫秒,为量子计算和超精密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打开了大门。
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系统免疫学研究组领导的团队利用先进显微技术,首次精确观测了T细胞在病毒感染期间的激活与增殖过程。研究发现,免疫系统调控T细胞反应的方式比以往认知的更精准,涉及两个关键阶段,这一发现可能为癌症和慢性感染治疗提供新思路。
英国剑桥大学和NIHR剑桥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名为PRRDetect的高精度算法,可通过分析肿瘤DNA修复缺陷,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该研究受到英国癌症研究院(Cancer Research UK)和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NIHR)支持,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将部分农田用于太阳能电池阵列,同时保留大部分土地种植作物,可能比完全转向太阳能或纯农业更具经济效益。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近期宣布成功“复活”恐狼,引发科学界广泛讨论与批评。该公司随后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布了相关古DNA分析,试图澄清争议。这项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被部分学者认为对理解恐狼进化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因伦理问题和技术争议受到质疑。
史上最快的闪存器件,复旦团队造!其研发的皮秒闪存器件“破晓(PoX)”登上了Nature,擦写速度达到了亚纳秒级,比现有速度快1万倍。并且数据不易丢失,按照实验外推结果,保存年限可达十年以上。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今天(4月23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会上,发言人还介绍了我国载人登月任务的进展,目前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kasim
frankh
小夫子
玩血
cyk553312
魏魏
牛天王
Yeb123
jimmyfluore
Cloud_Atlas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