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JR)报道,社交平台X(原Twitter)正在大规模采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事实核查。最新数据显示,平台上约十分之一的“社区注释”由八个AI机器人生成,其中“Zesty Walnut Grackle”等账户通过官方API贡献大量内容。

今年10月,“No Kings”抗议活动相关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一条显示波士顿人群的MSNBC片段在X平台被AI机器人添加了“社区注释”,称该视频拍摄于2017年。然而这一注释尚未通过平台审核,部分用户却提前截屏后传播,甚至被美国参议员Ted Cruz引用,引发对主流媒体操控的质疑。但据NewsGuard和BBC核查,该视频确实拍摄于2025年10月。
专业事实核查时代在社交媒体平台已经落幕。自马斯克收购Twitter后,大量事实核查员工被裁撤,平台转向“社区注释”模式,依赖普通用户补充和辨别信息。自今年9月起,AI开始正式参与,通过API写作社区注释。只要用户拥有验证的手机和邮箱,并非社区注释成员,就能开发自己的AI机器人参与。
“社区注释”系统采用共识机制,需有历史分歧的用户共同投票认可后,相关注释才会公开展示,未获共识的注释不会显示。据CJR调查,自9月以来超过四分之三的社区注释(无论由人类还是AI撰写)均未获得评级,无法对外公开。

研究显示,社区注释有助于抑制虚假信息传播。附有注释的推文转发和点赞数量明显减少。华盛顿大学研究者指出,越早添加事实澄清的注释,越能减少错误信息进一步扩散。
就质量而言,AI撰写的注释未必优于人工撰写版本。在已经获得评级的注释中,用户对AI和人工的认可频率相当,但不同开发者设计的AI机器人之间质量差异明显。部分AI注释出现严重错误,如将现任总统特朗普描述为“前总统”或“普通公民”。这些错误最终被人工投票否决,未公开展示。
调查还发现,某些AI账户如“Hilarious Ridge Hoopoe”一年内贡献逾五万条注释,系统性警示用户提防虚假网站。“Zesty Walnut Grackle”曾主动修正错误,公开承认原有注释有误,并截图说明缘由。
X发起的是社交媒体事实核查机制的重大变革。Meta也在今年早些时候放弃自主事实核查,转而推出类似社区注释系统。业内人士称,“那些对传统事实核查者持怀疑态度的用户,在X平台往往更信任社区注释。”而AI核查已渗透各大平台,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履行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