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夫妻皇帝合葬陵墓,埋葬着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堪称中国陵墓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陕西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黄巢、温韬、孙连仲等都曾试图盗掘,但均未成功。
1961年,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乾陵被评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4年12月,乾陵景区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咸阳市乾陵景区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境内,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陵墓主体在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都西安76公里。
乾陵景区是陕西西线旅游的重要节点,包括主陵乾陵、陪葬墓区、仿唐乾陵地官、博物馆等主要游览景点,其中陪葬墓区又包括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
乾陵建成于公元684年(唐光宅元年),公元706年(神龙二年)武则天合葬于此,乾陵地面其它建筑同步基本修建完毕。
乾陵采用 “因山为陵” 的建造方式,陵园地面建筑仿照唐代都城长安城营建,分为内城、外城、陪葬墓区三个部分,分别相当于长安城的宫城、皇城、外廓城。
其中内城占地230万平方米,外城“周八十里”,内城四面各设一门,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门。
陵园内原有房屋建筑378间,但大多已不复存在,如今保存最完整的是内城朱雀门外神道两侧对称排列的一百多件大型精美的石雕,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无字碑、述圣纪碑、六十一蕃臣像、石狮等,乾陵素有 “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 的美誉。
乾陵东南方位呈扇形分布有十七座陪葬墓,已发掘了其中的五座,出土的唐三彩、石椁线刻画、唐墓壁画被称为“唐墓文物三绝”。
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富丽堂皇,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乾陵陵园的所有营建历经57年之久,在唐代帝陵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由此形成的“乾陵模式”对后世帝陵建制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陵寝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