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百度世界2025大会上,聚光灯下的李彦宏站全面展示了AI业务矩阵,以及萝卜快跑、伐谋、“秒哒”等核心产品。彼时,“拿到赛点”、“书写增长新叙事”的宣传通稿刷屏,百度似乎已经站到AI时代的风口浪尖。

然而,不到一周后发布的三季报,瞬间浇灭了李彦宏的这份“热乎劲”。数据显示,百度三季度实现营收312亿元,同比下滑7%,创下有史以来单季最大跌幅。归母净亏损高达112亿元。现金牛在线营销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9%,仅有153亿元。
虽然AI相关收入增长50%至100亿元,占总收入三分之一,但其增长规模尚无法弥补传统业务下滑造成的窟窿。面对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对手的围剿,及“起大早赶晚集”的魔咒,百度的AI豪赌,正处于非常痛苦的“阵痛期”。
交出这份最差三季报后,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有发帖称,百度已开启裁员,要求12月底前全搞定,入职不到1年的新人和年纪偏大的老员工成为最先被优化的群体。
现金牛业务断崖式下跌
百度交出的这份三季报显示,现金牛业务搜索广告出现了大麻烦。
百度核心搜索广告收入同比下降19%,这不仅是营收的减少,更意味着百度传统商业模式的根基已经被动摇了。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4%。同一时期,腾讯、B站、快手的营销服务收入分别增长了21%、23%和14%。
业界普遍认为,百度跑输大盘,不能怪大环境,而是自身失去了竞争力。
广告主们的营销预算正在不断迁移。2024年,电商广告以28.15%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广告主更倾向于电商、短视频等离交易更近、转化链路更短的平台。美妆、护理、健康等高预算行业(占广告主70%以上),已将目光投向抖音、微信、淘宝,百度日益被边缘化。
同时,用户的搜索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过去“不懂问百度”,现在变成了“小红书找攻略、抖音看测评、微信搜一搜”。QuestMobile报告显示,2025年6月,百度媒介地位指数已跌至第九位,排在抖音、淘宝、微信、快手、小红书之后。当流量入口被垂直平台瓜分,广告主自然随之而去。
至于AI战略,未来还需要持续且巨大的资金投入。在营收下滑7%的背景下,百度收入成本同比上升12%,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增长14%。这些刚性成本的上升,主要由AI云业务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内容成本提高驱动。
这意味着百度每赚1元,需要支付的费用却更多,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
尽管AI业务收入增长,但从投入产出比来看,短期内这些新兴业务贡献的利润,远无法弥补传统广告业务的巨大窟窿。
“起大早赶晚集”的百度,败给“执行力”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战略眼光不可谓不准。早在2016年,他就提出AII in AI,比ChatGPT的爆火早了整整六年。但回顾百度过去二十年的轨迹会发现,百度总是在“起大早”,却总是“赶晚集”。
百度与Google都以搜索为基石,但如今商业命运天差地别。Google已将AI成功整合到其核心业务之中,AI驱动云业务增长,完全实现了搜索功能AI化。这使得Google不仅保持了搜索入口的统治地位,更在云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化盈利。近期,Google还被列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仓名单,股价暴涨。
百度空有AI技术,却未能将其转化为有竞争力的C端产品。目前,Google市值已接近4万亿美元,是百度市值的近100倍。这种巨大的差距,根源在于执行力。
另外,百度的AI业务,至今仍未摆脱“规模困境”和“体验硬伤”。百度云收入为42亿元,同比增长33%。但其竞对阿里云的规模上是百度的7.6倍。在AI基础设施的竞争中,规模和生态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百度文心一言等AI应用增长缓慢(AI应用收入仅增长6%)。QuestMobile数据显示,文心一言9月月活仅500万,而字节跳动旗下“豆包”月活高达1.72亿。
一直以来,百度将AI当成技术来卖,却忘了用户要的是解决方案。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其推出的AI数字人连麦甚至出现失败。技术再先进,产品体验崩塌,都会导致用户流失。
事实上,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做外卖、糯米、手机助手的失败到AI时代,百度始终将产品视为一个“流量容器”,就是把流量导回给搜索广告,而不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服务。这种“广告逻辑”而非“产品逻辑”,导致百度在每一次技术变革中都错失了成为平台的机会。
面对核心流量入口的丧失,百度也试图进行“AI搜索”的自救行动。百度正打造一个“猎户座AI引擎”(Orion AI Engine),将搜索从传统的“链接获取”转向“任务实现中枢”。同时,通过搜索AI API,向外部厂商(三星、荣耀、vivo)提供AI搜索能力。这是一种聪明的防守,旨在确保百度即使不拥有C端入口,也有可能成为AI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者。
总的来说,百度交出的这份史上最差三季报背后,李彦宏的战略蓝图没问题,但能否有效执行是个大问题。百度需要跨越的,不是技术壁垒,而是从一家沉迷于广告逻辑的“搜索公司”,彻底蜕变为一家以用户价值和产品体验为核心的“科技公司”。否则,即便拥有全球顶尖的AI技术,百度仍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