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究是应欧洲立法者要求展开,旨在评估数字货币——即由欧洲央行担保的电子钱包——在不同情境下对银行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假设性的“避险潮”。央行将数字欧元定位为摆脱美国主导支付方式的替代工具,但银行业及部分议员担忧,这将严重冲击银行现金储备。
模拟结果显示,若个人数字欧元持有额度上限设为3000欧元,一旦突发性挤兑,储户将从欧元区银行撤出6990亿欧元存款转入数字欧元。这相当于所有零售活期存款的8.2%,对小型市场银行和零售银行影响尤为显著。在该高度不太可能发生的情景下,被分析的2025家银行中,有13家会耗尽法定现金缓冲(以流动性覆盖率衡量)。央行也指出,这一数字可能被高估,因为未考虑部分储户拥有多个银行账户。
在“正常经营”情景下,储户不会充分使用数字欧元额度,银行存款仅会流失逾1000亿欧元,银行业仍能满足流动性要求。而且,现金向电子支付的长期转变趋势或能反而提升银行存款。
欧洲央行还对个人持有额度分别设为500欧元、1000欧元和2000欧元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存款外流规模会更低。央行强调,持有额度限制能够有效控制银行业存款外流,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并支持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
此外,若额度为3000欧元,将使银行平均股本回报率下降30个基点,具体影响因国家而异。欧盟财长上月已就数字欧元推出路线图达成一致,但最终能否推出及额度限制仍需进一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