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在面对疫情时也会采取社交隔离措施

2025年11月01日 15:47 次阅读 稿源:cnBeta.COM 条评论

COVID-19疫情爆发后,世界各国采取了包括全国封锁、保持社交距离和旅行限制在内的公共卫生措施。其理念是避免密切接触以减少病毒传播。但似乎并非只有人类才会改变自身所处的空间环境来降低疫情风险。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 表明,黑蚁(  Lasius niger  )会改变它们的巢穴结构来减缓疫情爆发——这是昆虫版的社交隔离,它被巧妙地融入了巢穴的墙壁中。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布里斯托尔大学的卢克·莱基解释说,众所周知,蚂蚁会根据土壤温度和成分改变其挖掘行为。然而,莱基表示,“这是首次发现非人类动物会通过改变环境结构来减少疾病传播。”

在动物群体中,尤其是像蚂蚁这样的真社会性昆虫,紧密的社会联系网络有利于传染性病原体的传播。由于蚁巢以其高度复杂性而闻名,拥有专门用于存放食物、幼虫和排泄物的巢室,研究人员推测,它们的地下网络可以有效地隔离潜在的传染源。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莱基和他的同事们利用先进的三维扫描技术——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观察了两组共180只黑蚁在装满土壤的容器中挖掘巢穴的过程。24小时后,研究团队在每个容器中分别放入20只蚂蚁,其中一组蚂蚁暴露于绿僵菌(  Metarhizium brunneum) 的孢子中。在接下来的六天里,科学家们定期扫描每个巢穴,以获取每个隧道、入口和房间的三维图像。

利用三维模型,研究团队发现,接触真菌孢子的蚂蚁会更频繁地调整蚁巢布局。蚁巢入口之间的平均距离增加了约6毫米。入口区域间距的增加意味着蚁巢表面的拥挤点减少。

暴露于病原体的蚁群还在位置偏僻的地方建造了路径更长、更曲折的巢室。蚂蚁甚至挖掘了多条隧道,这可能是为了避免接触而设置的替代运输路线。该研究还记录了暴露于病原体的工蚁在蚁群表面活动增加的情况,这可能反映了它们的自我隔离和保持社交距离的行为。

研究人员随后运用空间网络分析和基于三维模型的疾病传播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重新设计的巢穴成功降低了个人感染的风险。

“我们最令人惊讶的发现之一是,当我们在模拟中加入蚂蚁的自我隔离行为时,自我隔离对减少疾病传播的效果在暴露于细菌的巢穴中比在对照巢穴中更强,”卢克说。

该研究发表在 《科学》 杂志上。

对文章打分

蚂蚁在面对疫情时也会采取社交隔离措施

1 (50%)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