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限制其电信网络使用诺基亚和爱立信设备

2025年10月02日 12:40 次阅读 稿源:cnBeta.COM 条评论

《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正在限制欧洲电信设备供应商诺基亚和爱立信在本国网络中的使用。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在习近平主席推动中国关键技术基础设施与西方“脱钩”的背景下采取的重要举措。

15658938535420730.jpg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包括移动网络运营商、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在内的中方国有IT设备采购方,现已加强对境外投标方的审查和监管。采购流程要求瑞典爱立信和芬兰诺基亚等企业的合同需提交至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AC)进行“黑箱”国家安全审查,而企业方面则无法得知设备被如何评估。

强有力的网络监管机构的审查可持续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即使最终获批,欧洲企业面临的冗长且不确定审核,往往使它们在与无需同样审查的中资企业竞争时处于劣势。有知情人士直言:“如果中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限制,为何欧洲不对中国企业采取同样标准?”他要求匿名。

中方限制欧洲供应商的步伐延续了欧洲对中国通讯企业华为和中兴的类似警戒。不过,这些警告对华为和中兴在欧洲市场份额影响有限。此番国家安全审查正值中国政府推动自我强化、取代广泛外国技术之际。上月,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及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共同宣称中国“无惧威胁与胁迫”,要以自力更生屹立世界。

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法更新后,运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单位需将所有具有安全风险的采购案提交CAC审批。国有电信设备采购方现要求投标人详列系统内所有零部件及本地化比例。知情人士指出,为提高投标成功率,外企甚至也提交了自己的中国研发细节。客户将完整资料递交CAC审批,CAC据此直接通知国有采购方能否继续采购。

随着中方销售限制收紧,爱立信与诺基亚去年在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市场份额已从2020年的12%降至约4%。两家公司中国区收入持续下降,诺基亚本地营收较2023年下滑幅度达两位数。有知情者称:“流程拖延导致欧洲企业在招标中哪怕是‘残羹冷炙’的市场份额,也常流向了中国厂商。”

中国欧盟商会近期警告,本土化要求对欧洲IT和电信企业构成“生存威胁”。其最新会员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企业因限制失去业务。欧洲政策制定者也对中国电信商表达安全关切,警告其存在间谍与后门风险。但大多数欧洲政府因中国产品低价及避免激怒北京而迟迟未实施全面禁令。

自欧盟委员会约五年前敦促成员国抵制华为、中兴等高风险供应商以来,截至2025年6月仅10个欧盟国家出台了限制举措。分析机构Dell’Oro Group数据显示,华为和中兴仍占欧洲移动基础设施市场约30-35%,仅较2020年下滑5-10个百分点。Strand Consult数据显示,德国安装的5G设备有59%来自中国供应商,尽管该国计划在2029年前淘汰高风险中国厂商。公司负责人John Strand称:“柏林所有移动网络设备都是中国产品。德国有化工、汽车等大企业,不希望中德关系受损。”

对文章打分

中国限制其电信网络使用诺基亚和爱立信设备

1 (50%)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