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研究多关注永久冻土区,但亚热带和热带土壤同样储存大量有机碳。这些地区的碳周转率变化机制此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温暖潮湿的环境会加速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但究竟是水文还是温度起主导作用存在争议。
为探究这一问题,德国不来梅大学MARUM海洋环境科学中心的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创新方法:通过分析非洲尼罗河输送到地中海的陆地有机物年龄,间接研究土壤碳动态。尼罗河流域覆盖非洲东北部的亚热带至热带地区,其沉积物记录了末次冰期以来1.8万年的气候历史。结果发现,陆地碳年龄对降水变化反应微弱,但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末次冰期后的升温大幅加速了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导致CO₂释放量远超模型预测。
专家指出,现有模型严重低估了土壤碳释放的速率,需重新评估其敏感性。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冰期后大气CO₂浓度的上升,还预示未来全球变暖可能通过加速土壤碳周转,进一步推高CO₂水平,形成未被充分认识的反馈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