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供应链超级高效 关税难让iPhone生产回流美国

2025年04月30日 13:55 次阅读 稿源:凤凰网科技 条评论

《日经亚洲》周三发文称,尽管特朗普希望利用关税逼迫苹果公司在美国生产iPhone,但是供应链的现实使得科技品牌难以摆脱对亚洲生产的依赖,尤其是中国超级高效的供应链。

苹果在美国制造iPhone不切实际

当美国决定要对中国制造的苹果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时,苹果的第一反应不是赶紧回美国本土生产,而是迅速加码东南亚和印度,包括协助印度供应商购置设备以提升iPhone产能,要求供应商将大部分销往美国的iPhone、MacBook和iPad的生产转移到印度和越南,加快把更多部件生产转移到泰国。

无论苹果未来是否会改变策略,其目前应对特朗普“对等”关税的策略,凸显出“美国制造”iPhone仍遥不可及,即便特朗普和他的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坚称这是可能做到的。

中国的高效供应链

现实情况是,即使是苹果和其他电子品制造商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生产多元化的东南亚和印度,也难以与中国及其超高效的供应链竞争。

对于苹果来说,生产多元化的转变是从特朗普第一任期正式开始的,但是根据《日经亚洲》的分析,截至2023年,苹果前187家顶级供应商中仍有约84%在中国拥有设施,为其供货。

MacBook的生产依然高度依赖中国供应商

虽然这些年苹果在越南的供应商增至35家,在泰国增至24家,在印度增至14家,但进一步扩张受到了劳动力短缺、成本较高、语言和文化差异等挑战的制约。

而且,转移整个复杂的供应链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例如,尽管一些MacBook、Mac mini和iMac现在标注为“越南制造”或“泰国制造”,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部件都是在这些地方生产的,也不意味着所有的组装工作也都是在那里完成的。

以印刷电路板(PCB)为例。一些关键供应商已进行大力投资,帮助苹果建立表面贴装技术(SMT)最终组装、测试生产线,针对的是在越南生产的MacBook、Mac mini等产品,在泰国生产的iMac。SMT是电子品制造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核心芯片和外部芯片等重要部件被安装在PCB上。安装了芯片和部件的PCB通常是设备中最昂贵的模块之一。

然而,据多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部分MacBook、Mac mini和iMac的主板会运回成都、深圳和上海进行最终组装,因为目前还不具备将其他部件转移到中国以外生产的条件,包括金属外壳、机械零件和连接器。

一位苹果MacBook部件供应商的高管表示:“例如,苹果MacBook的金属外壳采用一体成型工艺,仅用几颗螺丝固定,这与其它笔记本电脑相比要复杂得多,组装起来也更困难。这需要特定的金属成型设备以及熟练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而目前只有中国在这方面拥有足够的此类人才。”

这与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的观点如出一辙。库克曾经表示,中国的制造优势不仅仅在于成本。“在美国,你可以组织一次模具工程师会议,但我不确定我们的工程师人数能否填满这个会议室。在中国,你可以填满多个足球场。”库克称。

而且,一部iPhone包含至少1500个零部件,组装起来要比MacBook复杂得多。

美国制造不实际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科技分析师戴昊(David Dai)表示,对于任何毛利率低于20%的电子制造或部件制造商来说,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将是困难的。他说,原因之一是电子组装和部件制造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实际上,你根本无法在美国找到足够的工人来做这种工作,”戴昊称,“从印度身上你就能看到把生产转移到新地点有多么困难。苹果一直希望将一大块iPhone组装转移到印度,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印度生产的iPhone比例仍然不到20%。”

大多数电子产品依然在中国制造

工资也是一个问题。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分析师林科宇(Ivan Lam)表示,更高的成本意味着仅仅依靠关税并不足以促使苹果在美国制造iPhone。

“最终组装不太可能搬到美国,更不用说完整的电子组件供应链了,”林科宇说,“仅仅比较中国郑州和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蓝领工人的平均工资,就会知道美国成本要高出好几倍。”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绝大多数仍然主要在中国制造。中国去年生产了64%的全球智能手机,79%的笔记本电脑和72%的电视。

特朗普的不确定性

科技巨头并未急于将生产转移到美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特朗普本人的不确定性。一个关键问题是,美国给予了东南亚和印度等国90天的“对等”关税宽限期,这一宽限期结束后会发生什么。科技供应商们也在等待特朗普政府公布有关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单独关税”的详细信息。

科技行业领袖们坦诚地谈到了这些挑战。台湾面板制造商友达光电的董事长彭双浪表示,在客户要求其在越南建立替代网络时,供应链承受了超过10%的成本上涨压力。而且,自那以来,该公司已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降低越南的运营成本。

“如果说要把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我们所谈论的成本结构不会是10%的增长,可能会高出100%或更多。”彭双浪称。

彭双浪是一位拥有几十年经验的科技行业资深人士。他表示,美国根本没有坚实的技术生产基础或完善的供应链网络,且效率远不如亚洲市场。“台积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说,“它在亚利桑那州建厂花了四年时间,而在台湾地区仅需18个月。”

iPhone组装商和硕董事长童子贤提出了另一个观点:虽然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但它并不代表整个世界。“我们不应该让当前动荡的关税不确定性扰乱其他市场的供应链战略。”童子贤说道。

宏碁创始人施振荣表示,在公司创立初期,曾有美国客户要求他在美国生产一些产品。 宏碁认为,如果这样做,公司将无法盈利,因此拒绝了这个要求。

“供应商应该保持冷静,”施振荣说,“如果在美国制造是一项亏本的生意,你可以选择不做这个生意。”

截至发稿,苹果尚未就此置评。

对文章打分

日媒:中国供应链超级高效 关税难让iPhone生产回流美国

1 (50%)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