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为何频频撞上风力涡轮机?最新科学研究将原因指向了视觉误导。尽管风力涡轮机对鸟类的影响备受关注,但其对蝙蝠种群的威胁实则更为严重——全球每年有数百万只蝙蝠因撞击旋转的叶片死亡,使风电设施成为蝙蝠的主要人为致死因素之一。
近期由《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发布的一项实验室研究提出,光线可能是关键因素。蝙蝠依靠天空亮度进行导航,而涡轮叶片反射的光线形成了类似的视觉信号,制造出一种“生态陷阱”。为验证该假设,研究人员从野外捕获北美风电设施中常见受害者——灰白髭蝠和银毛蝠,并在实验室中构建黑暗迷宫。迷宫设两个出口,其中一个被反射人工月光的白色叶片部分阻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蝙蝠选择飞向有叶片阻挡的出口而非畅通出口,这表明它们可能更依赖视觉而非回声定位进行导航。
不过,有专家指出该实验的局限性,例如所用蝙蝠物种天然栖息于树木,且实验环境无法完全模拟野外条件。其他可能因素包括叶片产生的气流湍流和噪声干扰蝙蝠导航,或蝙蝠误将涡轮塔架认作栖息树木。还有观点认为,聚集在涡轮周围的昆虫也可能吸引蝙蝠。
目前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利用超声波干扰蝙蝠回声定位使其远离涡轮,或在蝙蝠活动高峰时段停机,但前者效果不一,后者则受行业反对。研究人员提出,改变叶片颜色以降低月光反射率或是一种折中方案,但需平衡飞行安全、设备耐热性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明确蝙蝠靠近涡轮的机制,对实现风电发展与蝙蝠保护共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