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频道The Serial Port最近进行了挑战,通过多链路PPP协议将12台调制解调器绑定在一起,在Windows XP桌面电脑上取得了668 kbps的下载速度——刚好足以让视频流畅播放且无缓冲。据创作者称,这可能是有记录以来首次在实际操作中捆绑超过4台调制解调器。
在1990年代拨号网络普及的巅峰期,最快的公开线路只有56 kbps。到2000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将宽带定义为200 kbps或更快,这已让拨号网达到极限。当时,网站主要为纯文本和压缩图片,但下载音乐、视频或大文件可能会占用电话线几个小时。不断追求更快速度最终推动了DSL和有线宽带的普及。
一种过渡性解决方案是1994年标准化的多链路PPP协议,该协议允许将多条电话线捆绑成单一、更高容量的数据通道。商业化尝试包括Diamond Multimedia公司的“Shotgun”PCI卡,可以将两个56K调制解调器合并,但需多条电话线和ISP支持,应用有限。
三十年后,The Serial Port通过VoIP线路模拟器和企业级网络设备,重新测试了MPP的扩展极限。
该实验需要时代相符的客户端硬件和强后台支持。第一个测试机是2001年的IBM NetVista,运行Windows ME,仅成功绑定两台调制解调器,进一步扩展很快遇到限制——端口数量和驱动支持不足。
项目转到2004年IBM ThinkCentre,运行Windows XP,兼容性更强。配备用Equinox串口扩展卡和Digi四口卡,系统扩展出13个可用串口。借助XP自带的多重拨号支持,数台外置US Robotics Courier调制解调器通电连接,通过DIP开关配置实现同步避免冲突。
在ISP端,团队使用了Cisco VoIP基础架构,生成多条电话线供拨号。拨号连接在Total Control拨号接入汇聚器终止,这种设备在90年代小型ISP中很常见。与客户端繁琐调试不同,ISP端设备能轻松处理多路会话。
从两台到四台,最终到12台调制解调器捆绑,实验获得了668.8 kbps的总连接速度。这个吞吐量不仅超过了2000年FCC最初的宽带定义,更重要的是可流畅播放YouTube 144p和240p视频。
The Serial Port团队指出,他们没找到有超过4路MPP捆绑实际案例,不论是实践还是如《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样的权威参考。
尽管这个设置与最慢的现代宽带相比都极不实用,但本项目既是技术的可行性证明,也提醒我们:拨号时代的互联网既充满创造力,亦有明显局限。
主持人总结:“ISP端运行没有明显的限制,几乎是即插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