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William Hua的投递
随着T-Mobile的myTouch 3G(Magic)接受预定,Goolge宣布Android Market中的App数量达到了5000个。Android Market从去年10月22日开始运营,用了大约8个半月的时间达到5000个应用的规模,这听起来算是不错的成绩,但是要知道苹果的App Store仅仅在5个月就拥有了1万个应用,截止本周六,苹果App Store迎来一周岁的生日的时候,它的成绩单大约是56000个应用和超过10亿的下载次数。而Android Market想在一周岁的时候交出这个成绩单看来是不可能的。
随着T-Mobile的myTouch 3G(Magic)接受预定,Goolge宣布Android Market中的App数量达到了5000个。Android Market从去年10月22日开始运营,用了大约8个半月的时间达到5000个应用的规模,这听起来算是不错的成绩,但是要知道苹果的App Store仅仅在5个月就拥有了1万个应用,截止本周六,苹果App Store迎来一周岁的生日的时候,它的成绩单大约是56000个应用和超过10亿的下载次数。而Android Market想在一周岁的时候交出这个成绩单看来是不可能的。
5月初的时候,我曾根据Sam Lu提供的数据,稍稍的谈了一下Android Market的状况,两个月以后的现在,又有哪些变化呢?(同样得感谢Sam Lu提供的数据)
首先,App的数量从当时(上线5.5个月)的3200个左右增加到了5900个左右,也就是最近3个月的时间App的数量几乎翻番。

但是这和App Store比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以下是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开放8个月内的App增长曲线对比,Android Market上App数量刚过5000的时候,App Store上已经超过25000了。

第二,应用软件和游戏的比例基本上没有变化,还是维持在4:1左右的比例;付费软件的比例则从35%艰难的爬升了一个百分比,依然远远低于App Store的77%。付费软件比例无法快速爬升是当前Android Market发展的一个瓶颈。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Android Market上的App数量还是不足,并且最要命的是付费应用的比例实在太低。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Android Market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呢?
从我的理解来说,主要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第一,Android手机保有量依旧不足
随着Android 1.5的正式发布和HTC Magic在欧洲上市,Android手机的保有量有了明显的上升,目前估计保有量已经达到3百多万台,问题是这个数字仅仅是iPhone的1/8。大量 PS3独占游戏的叛逃已经证明了保有量的重要性,希望随着HTC Magic在美国上市,后续的HTC Hero发布,以及三星等厂商的推动,Android手机保有量可以尽快突破500万大关。
第二,对付费软件保护的不力
2月份,Android Market在向美国的T-Mobile G1用户开放付费软件下载以后,付费软件的防拷贝机制在短短12小时内告破。 可笑的是Google对于软件防拷贝的实现仅仅是把受保护的App安装到了一个普通用户没有读取权限的目录,所以只要是取得了Root权限的用户就可以轻 松的把APK文件复制出来,这也是Google限制ADP用户下载受保护App的原因。试问这么孱弱的保护机制能防得了谁?Google还真是防君子不防 小人。
第三,支付手段落后
有Google的金字招牌,Google CheckOut还是比较值得信赖,但是为了购买一个手机应用(比如说支付0.99美元)而把自己的信用卡信息登记到Google CheckOut,这一成本可不低。猪猡记公园的中国网民真的没有付费习惯么中对付费成本有很清楚的阐述,付费成本不仅包括费用本身,还包括付费这个行为隐含的成本。对线上支付安全性的担忧也提高了用户支付的潜在风险,尤其是需要登记信用卡信息,即使是心理上的,这种风险也是一种成本。
这方面反倒是国内的运营山做得比较好,像手机钱包这样的支付方式不仅快捷,而且有效的降低了潜在的风险。从上面提到的Gizmodo的报道来看,T-Mobile也即将退出类似的服务,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
第四,Android Market本身的用户体验不佳
Android系统内置的Market程序中的搜索功能无论如何也没法让我相信这是出自一家以搜索服务起家的公司,其官方网站http://www.android.com/market/甚至简单到连搜索功能和用户反馈都没有提供。很多时候,我们宁可通过第三方的网站,比如Cyrket、aTrackDog和AndroLib来查看用户反馈,挑选适合自己的App。
可以说,目前的Android Market在用户数量,对开发者利益的保护,用户体验几方面都存在不足,正是这多个环节上的不足使得Android Market的发展离同时期的App Store差距很大。作为一个Android开发者,我真心希望Google以及其他的OHA成员们可以在以上的这些方面做出改进。
首先,App的数量从当时(上线5.5个月)的3200个左右增加到了5900个左右,也就是最近3个月的时间App的数量几乎翻番。

但是这和App Store比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以下是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开放8个月内的App增长曲线对比,Android Market上App数量刚过5000的时候,App Store上已经超过25000了。

第二,应用软件和游戏的比例基本上没有变化,还是维持在4:1左右的比例;付费软件的比例则从35%艰难的爬升了一个百分比,依然远远低于App Store的77%。付费软件比例无法快速爬升是当前Android Market发展的一个瓶颈。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Android Market上的App数量还是不足,并且最要命的是付费应用的比例实在太低。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Android Market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呢?
从我的理解来说,主要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第一,Android手机保有量依旧不足
随着Android 1.5的正式发布和HTC Magic在欧洲上市,Android手机的保有量有了明显的上升,目前估计保有量已经达到3百多万台,问题是这个数字仅仅是iPhone的1/8。大量 PS3独占游戏的叛逃已经证明了保有量的重要性,希望随着HTC Magic在美国上市,后续的HTC Hero发布,以及三星等厂商的推动,Android手机保有量可以尽快突破500万大关。
第二,对付费软件保护的不力
2月份,Android Market在向美国的T-Mobile G1用户开放付费软件下载以后,付费软件的防拷贝机制在短短12小时内告破。 可笑的是Google对于软件防拷贝的实现仅仅是把受保护的App安装到了一个普通用户没有读取权限的目录,所以只要是取得了Root权限的用户就可以轻 松的把APK文件复制出来,这也是Google限制ADP用户下载受保护App的原因。试问这么孱弱的保护机制能防得了谁?Google还真是防君子不防 小人。
第三,支付手段落后
有Google的金字招牌,Google CheckOut还是比较值得信赖,但是为了购买一个手机应用(比如说支付0.99美元)而把自己的信用卡信息登记到Google CheckOut,这一成本可不低。猪猡记公园的中国网民真的没有付费习惯么中对付费成本有很清楚的阐述,付费成本不仅包括费用本身,还包括付费这个行为隐含的成本。对线上支付安全性的担忧也提高了用户支付的潜在风险,尤其是需要登记信用卡信息,即使是心理上的,这种风险也是一种成本。
这方面反倒是国内的运营山做得比较好,像手机钱包这样的支付方式不仅快捷,而且有效的降低了潜在的风险。从上面提到的Gizmodo的报道来看,T-Mobile也即将退出类似的服务,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
第四,Android Market本身的用户体验不佳
Android系统内置的Market程序中的搜索功能无论如何也没法让我相信这是出自一家以搜索服务起家的公司,其官方网站http://www.android.com/market/甚至简单到连搜索功能和用户反馈都没有提供。很多时候,我们宁可通过第三方的网站,比如Cyrket、aTrackDog和AndroLib来查看用户反馈,挑选适合自己的App。
可以说,目前的Android Market在用户数量,对开发者利益的保护,用户体验几方面都存在不足,正是这多个环节上的不足使得Android Market的发展离同时期的App Store差距很大。作为一个Android开发者,我真心希望Google以及其他的OHA成员们可以在以上的这些方面做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