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尼・艾维(Jony Ive)与 OpenAI 的合作注定会在苹果内部引发强烈震动,尤其是在其设计团队人才流失、人工智能领域进展缓慢的当下。此外,苹果计划在明年年底推出类似 Meta 的智能眼镜,而特朗普则威胁对智能手机征收 25% 的关税。
展望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我们将披露苹果操作系统重新设计计划的最新细节,以及其可能公布的最重大 AI 声明。
核心焦点:艾维与 OpenAI 的合作冲击苹果护城河
左为乔尼・艾维,他正与 OpenAI 的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展开合作,涉及金额近 65 亿美元。
近年来苹果陷入增长停滞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每年售出数亿部 iPhone,用户基数超 20 亿,甚至仍能推出突破性产品(如 Vision Pro 虽未商业化成功,却堪称技术里程碑),但深入观察便会发现隐忧:
AI 领域彻底掉队:当Google与微软在生成式 AI 领域开疆拓土时,苹果却在一旁观望。iPhone 自 2020 年以来再无实质性创新。
人才流失危机:不仅核心高管接连离职,连默默支撑核心产品的工程师也在悄然流失。
尽管苹果尚未为此付出重大代价 ——iOS 生态仍是科技界黏性最强的护城河,硬件竞争对手(如三星、Google、Meta)也未能充分利用 AI 优势,但这一窗口期正在关闭。数十年来,苹果首次面临科技行业顶端地位的真正威胁,而上周 OpenAI 与设计师艾维的合作更让苹果的困境凸显:
OpenAI 以近 65 亿美元收购艾维的 io 初创公司,后者将负责 OpenAI 的设计工作,包括正在开发的新硬件设备。这意味着 iPhone 等标志性产品的核心设计者将为竞争对手效力。
2019 年艾维离开苹果时,公司曾向投资者保证双方将继续紧密合作,但承诺从未兑现。如今,他与 AI 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公司结盟,其技术基础可能让苹果显得与未来脱节。
WWDC 前瞻:系统设计翻新 vs AI 缓慢前行
6 月 9 日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将面临难以忽视的现实:
操作系统大改款 “Solarium”:
新界面以 “日光室” 为灵感,设计更简洁现代,大量借鉴 visionOS(使用过 Vision Pro 的人会发现,它比现行 iOS、iPadOS 和 macOS 更清新)。今年的核心主题是全系统一致性与统一性,Mac 和 iPad 的交互逻辑将更趋同。
此次更新覆盖所有操作系统:tvOS 和 watchOS 将重新设计以匹配主流系统,visionOS 也会针对头显特性调整。尽管 2013 年的 iOS 7 是 iPhone 软件视觉变革之最,但本次更新影响范围更广。
风险:当其他公司探讨用 AI 取代传统操作系统时,苹果却在优化界面美学,可能被批评 “用力错方向”。
AI 进展:温和试水而非颠覆:
与Google I/O 的 AI 狂潮形成鲜明对比,苹果的 AI 动作较为保守,包括由 Apple Intelligence 驱动的新电池优化功能和健康相关能力,以及 Siri 与Google Gemini 的合作。
唯一亮点:开放内部大语言模型供开发者集成至应用。这意味着开发者可基于苹果模型开发新功能,有望使 App Store 成为 AI 应用领先平台 —— 即便苹果未必拥有最尖端 AI 技术,却可能最快实现规模化。
政治压力:特朗普关税与苹果的两难处境
蒂姆・库克与特朗普的最新会晤似乎并不顺利。不到半年前,库克还对特朗普重返政坛表示欢迎,并出资 100 万美元支持其就职典礼,期待后者助力苹果业务并制衡欧盟监管。但近几个月,特朗普的政策已打压苹果股价并迫使其调整策略,例如将更多销往美国的 iPhone 生产从中国转移至印度。
上周库克赴华盛顿会见特朗普未果,周五特朗普威胁对美国境外生产的 iPhone 征收 25% 关税,以惩罚苹果选择印度而非美国本土生产。若 6 月如期实施,iPhone 涨价几成定局(本刊 4 月已预警)。
苹果的权衡:25% 关税优于此前针对中国的 135% 税率提议,且三星、Google也将面临同样税负。苹果只需涨价并避免归咎关税即可,但绝对不会在特朗普任期内将 iPhone 生产迁回美国 —— 从头建立本土制造中心成本远高于关税,且需冒中国报复性打击在华销售的风险。最终受益的可能只有中国本土竞争对手。
深度问答:从 CarPlay 到 AI 机器人的未来
问:如何看待 CarPlay Ultra?
答:尽管功能强大,CarPlay Ultra 目前仍令人失望。2022 年发布时备受期待,苹果称将适配多家车企,粉丝期待通过统一界面控制空调、收音机、座椅等功能。但为每款车定制开发的冗长流程使其沦为小众技术 —— 如今需花费数十万美元购买阿斯顿・马丁才能体验,堪称苹果史上最难以普及的产品。我仍希望该系统能进入低价车型并最终普及,但从顶级豪车起步对一家大众消费公司而言并非明智之举。
问:苹果曾考虑收购乔尼・艾维的公司吗?
答:艾维与苹果的分手并非完全和平,蒂姆・库克的风格也不会通过收购向市场暗示 “需要艾维回归”。此外,苹果史上收购金额从未超过 30 亿美元,很难想象为一家尚未推出产品的公司开出双倍价格。更微妙的是,该初创公司许多设计师和工程师曾任职于苹果,收购可能徒增尴尬。尽管艾维回归可能让人联想到乔布斯 1990 年代末(苹果收购 NeXT 后)的回归,但这对双方而言或许只是白日梦。
问:苹果的 AI 桌面机器人最新进展?
答:代号 J595 的设备已成为苹果开发 AI 中心设备的核心项目,定位为智能家庭显示器,尺寸类似小型 iPad,可通过机械臂在桌面移动,并计划赋予其独特 AI 人格。公司希望尽快推向市场,但遇阻:低端版本(无机械臂、代号 J490 的智能屏幕)因 Siri 问题延迟,最早可能年底上市(仍存疑),机器人版本则需一两年后。为加速 J595 落地,部分激进功能已被剥离,可能在后续机型中推出。
结语:苹果的生死时速
科技行业从无永恒的护城河。正如苹果服务负责人埃迪・库伊(Eddy Cue)在政府反垄断案中所言:“新技术涌现,新公司崛起, incumbent(在位者)难以应对。” 尽管 iPhone 短期内无忧,但艾维与奥特曼的合作敲响了警钟:AI 正成为与二十年前多点触控同等重要的基础技术,并催生以即时信息获取和语音交互为核心的新设备浪潮。
苹果已站在十字路口:若想引领下一个计算时代,必须果断行动 —— 重振 Apple Intelligence 平台、推出颠覆性硬件、打造 “下一个 iPhone”,而这一切都需在竞争对手之前完成。正如库伊所言:“在科技行业,你必须每天努力赢得用户。二十年后人们可能仍需要牙膏,但很难说十年后是否还需要 iPhone—— 尽管这听起来很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