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最近指出,股市目前高估了包括英伟达和微软在内的少数几家科技巨头,其估值甚至超过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夕对早期互联网公司的估值。这一警告暗示,历史可能很快就会重演,届时“互联网”这个流行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20世纪90年代末,许多公司吸引了风险投资,希望从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浪潮中获利,而股市却在公司实现稳健盈利之前就大幅高估了该行业的估值。当回报未能达到预期时,泡沫破裂,无数初创企业倒闭。斯洛克表示,如今股市的预期更加不切实际,12个月的预期市盈率已经超过了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峰值。
一家公司的市盈率衡量的是其股价与其利润之间的关系,较高的市盈率反映出对未来回报的乐观态度。比较1990年至2025年期间每五年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盈率,可以清楚地看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爆发。2020年和2025年的类似峰值表明,人工智能泡沫可能更加明显。
更令人担忧的是,每次上涨时,前十大公司的比率都远远超过指数中的其他公司。这种差异表明,对这些公司的投资——主要是那些重金押注人工智能的科技巨头在其最新技术能够产生实际利润之前就已经脱离了现实。英伟达、微软、苹果、亚马逊、Meta、Alphabet(Google)和特斯拉等公司贡献了标普500指数近期的大部分涨幅。
斯洛克的警告呼应了其他行业领袖对人工智能公司面临的风险的担忧。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CEO李彦宏预测,一旦泡沫破裂,只有约1%的人工智能公司能够生存下来。他表示,这最终将带来一个更加稳定的市场,以及更多切实可行的人工智能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科技巨头们持续投入巨资,凸显了这一快速发展领域的巨大风险。OpenAI 正在开发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浏览器,以挑战Google Chrome 的主导地位。Meta 正斥资超过 600 亿美元建设新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微软最近裁员 9000 人,以抵消其预计 800 亿美元的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亚马逊公布了代理人工智能 (Agentic AI) 计划,这表明人工智能领导地位的争夺战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