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插图描绘了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撞击Didymos双小行星系统之前的景象。图片来源:NASA/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Steve Gribben
当美国宇航局的DART航天器于2022年9月撞击小行星卫星Dimorphos时,它不仅实现了改变小行星轨道的目标,还引发了大量巨石的释放,这些碎片携带的动量是航天器自身动量的三倍多。
由马里兰大学领导的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发现,尽管该任务证实了动能撞击器可以有效地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但被抛出的碎片却产生了意想不到方向的力。这些动态因素可能对未来的偏转策略构成挑战。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行星科学杂志》上,表明小行星的轨道改变比最初认为的要复杂得多。
“我们成功地使一颗小行星偏离了轨道,”该研究的主要作者、马里兰大学天文系研究科学家托尼·法纳姆说道。“我们的研究表明,虽然DART航天器的直接撞击导致了这种变化,但被抛出的巨石产生了几乎同样大的额外冲击力。这个额外的因素改变了我们在规划此类任务时需要考虑的物理因素。”
天文学家利用意大利小型航天器LICIACube (记录了DART撞击后果的航天器)捕获的数据,追踪了104块半径从0.2米到3.6米不等的巨石。这些巨石正以高达每秒52米(每小时116英里)的速度远离Dimorphos。通过这些图像,研究人员能够计算出碎片的三维位置和速度。
“我们发现这些巨石并非随机散落在太空中,”法纳姆说道,“相反,它们聚集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中,其他地方则没有其他物质,这意味着这里存在某种未知的因素。”
这些图像显示了撞击近地小行星周围的喷出物,是在DART的伴星探测器LICIACube接近(左上角为Didymos)和离开(右上角为Didymos)时拍摄的。LICIACube在撞击发生几分钟后飞过并拍摄了其后果。喷出物场由一个不对称的尘埃锥体组成,锥体呈现出流状和细丝状,以及一百多米大小的巨石,这些巨石被喷向特定的方向。图片来源:NASA DART团队和LICIACube
大约70%的观测到的巨石形成了一个大型集群,以高速和相对于小行星表面的低角度向南移动。研究小组怀疑这些碎片来自特定的撞击点,可能是在DART主体与Dimorphos相撞前不久被其太阳能电池板击碎的较大表面巨石。
“DART的太阳能电池板很可能撞击了小行星上的两块巨石,分别是阿塔巴克(Atabaque)和博德兰(Bodhran),”论文第二作者、马里兰大学天文学和地质学教授杰西卡·桑沙因(Jessica Sunshine)解释道。“有证据表明,南部喷出的物质群很可能是由阿塔巴克(一块半径3.3米的巨石)的碎片组成的。”
桑沙因还担任马里兰大学领导的 NASA深度撞击任务的副首席研究员,他将 DART 的结果与深度撞击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表面特征和目标成分如何从根本上影响撞击结果。
“深度撞击”撞击的表面基本上由非常小且均匀的颗粒组成,因此其喷出物相对平滑且连续,”桑沙因解释说。“而在这里,我们看到DART撞击的表面布满了岩石,充满了巨砾,导致其喷出物的结构混乱且呈丝状。将这两次任务进行并排比较,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如何应对撞击,这对于确保行星防御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
DART撞击产生的巨石的动量主要垂直于航天器的轨道,这意味着它可能使Didymos-Dimorphos的轨道平面倾斜高达一度,并可能导致该小行星在太空中不规则地翻滚。该团队对巨石碎片影响的理解将是欧洲航天局“赫拉”(Hera)任务的关键,该任务将于2026年抵达Didymos-Dimorphos系统。
“LICIACube 收集的数据为撞击事件提供了更多视角,尤其是在 DART 最初的设计理念是完全依赖地球观测的情况下,”法纳姆说道。“Hera 也将发挥同样的作用,它基于我们利用 DART 收集的数据做出的预测,让我们能够以另一种更直接的方式了解撞击的后果。”
法纳姆指出,LICIACube 的这些多视角和特写图像为 DART 团队提供了在地球上无法探测到的信息,包括有关小行星巨石的数据。这项新研究表明,在规划未来的小行星偏转任务时考虑这些变量非常重要。
“如果一颗小行星正向我们滚来,而我们知道必须将它移动一定距离才能防止它撞击地球,那么所有这些细微之处就变得非常非常重要,”桑沙因补充道。“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场宇宙台球游戏。如果我们不考虑所有变量,我们可能会错失良机。”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