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隐藏在附近矮星周围的类地行星

2025年07月02日 11:48 次阅读 稿源:cnBeta.COM 条评论

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的行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常见得多,尤其是在小型低质量恒星周围。一个国际天文研究团队利用CARMENES项目的数据发现了四颗新的系外行星,并精确测量了它们的特征。他们发现,大小和成分与地球相似的行星似乎经常围绕质量不到太阳六分之一的恒星运行。

对于正在进行的太阳系外生命探索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些被称为M矮星的轻量恒星不仅是我们银河系中最常见的恒星类型,而且它们还为探测附近可能宜居的行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这些发现背后的关键工具是位于西班牙南部卡拉阿尔托天文台的CARMENES光谱仪。这台先进的仪器由海德堡大学柯尼希斯图尔天文台设计和建造,用于扫描M型矮星,寻找由行星引力牵引引起的细微摆动。这些微小的运动变化有助于天文学家探测到原本可能被隐藏的行星。

在当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从CARMENES项目2200颗M型矮星的星表中选取了15颗恒星,并分析了它们的径向速度数据。通过记录高分辨率光谱并分析谱线,可以精确测量恒星的速度。

研究人员根据这些数据发现了四颗新行星;其中最大的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4倍,绕其主恒星运行一周大约需要3.3年。其他行星的质量在1.03到1.52个地球之间,轨道周期为1.43到5.45天。

统计分析显示,质量小于0.16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平均拥有约两颗质量小于三倍地球质量的行星。“小型行星在极低质量恒星周围出现的频率之高令人瞩目,”研究负责人、隶属于海德堡大学天文中心的柯尼希斯图尔天文台的阿德里安·卡明斯基博士强调道。另一方面,较大的行星则更为罕见。“这表明低质量恒星倾向于在近轨道上形成较小的行星,”这位海德堡天文学家说道。

此前在其他太阳系中发现的约5000颗行星中,没有一颗在质量、半径、表面温度和母恒星类型方面与地球真正“孪生”。然而,新发现的行星至少符合前三个标准,柯尼希斯图尔天文台台长安德烈亚斯·奎伦巴赫教授解释道。

“位于所谓宜居带(恒星周围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区域)的小型岩石行星是宜居星球的潜在候选者。由于M型矮星非常常见,并且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不断向太空辐射能量,它们可以为生命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这位天文学家兼系外行星搜寻专家说道。这一发现为寻找宜居行星的最佳地点提供了线索。

编译自/scitechdaily

对文章打分

天文学家发现隐藏在附近矮星周围的类地行星

1 (50%)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