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流,各个中国厂商手机产品的优势和短板

2012年08月06日 14:48 次阅读 稿源: 条评论
感谢maomaobear的投递
仅仅从最近几年上市的一些手机来分析,印象流。
1、魅族

魅族是最早跟风苹果,国内最早理解用户体验并加以模仿的。魅族M8是一款相当有想法的产品。在没有安卓的年代,魅族只使用了微软的WINCE核心,其他应用全部自己写,包括关键的电话、短信。

做为一个亿元规模,只做了几年MP3和PMP的小厂。历时两年研发一款硬件规格超过苹果,软件体验模仿苹果的手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魅族的UI外包给一个没有名气但是有天赋和激情的创业小团队,每一个界面的设计或者模仿苹果,或者加入一些独创性的东西。

最终的产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体验相当不错。这是魅族早期的最大优势,也给后来的MIUI提供了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不幸的是,家族作坊式的企业,有创意但是没有实力,魅族没有能力把产品做稳定,不知道自己选择的方案是业界难度最高的之一,双芯片不说,仅仅有一个WINCE核心,想把电话应用做的可靠非常困难。直接用WM的机器都要花很大力气。

对 于一个连山寨机都没有做过的企业,这太难了。在产品有问题的情况下,草根企业的另外一个劣根性也就暴露了出来,欺骗隐瞒压制产品有问题的用户。不对消费者 负责。(后期通过换机,折价变相完成了补偿。),甚至培养水军,控制舆论。产品前后批次更换低档廉价元件压缩成本,但是不告知消费者。牟取利润,影响体 验。

投机取巧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后期尽管有所改善,但是实力问题一定困扰着魅族,信号问题、软件BUG问题也困挠着魅族一代又一代的产品。最新的四核依然被不成熟的FLYme OS困扰。

2、OPPO

OPPO是步步高投资人做的一个子品牌,目的是甩掉步步高品牌的历史包袱。一个品牌起家的历史往往影响品牌形象。

爱马仕做高级马具起家,高档次的品牌地位就给大众接受。而中国企业大多起步不高,早期产品往往以低端、廉价、山寨被大众所知。

做大后要推出高档次产品,往往会被历史包袱所困扰。第二品牌或者收购一个知名品牌就是甩掉包袱的办法。

步步高和OPPO的手机,都是从功能机起步。

段永平、陈明永的风格趋于低调、扎实、本份,产品没有靓点,但是品质、用料、做工、测试不含糊。渠道也是一步步扎实去做。时间长了,积累起来,自然可观。

早期步步高和OPPO的功能机,使用欧胜的codec芯片,注重扬声器音腔设计,音乐有独到之处。音乐对于功能机来说是很大的靓点,早期打开市场。

在一片劣质的台系TN屏幕甚至4096色的CSTN屏幕的国产手机当中,OPPO早早使用了日系的宽视角高品质屏幕,尽管产品落后日本本土一代,但是在国产机中鹤立鸡群。

OPPO的功能机也非常注重体验的优化和设计,在功能机时代,软件无法扩展,厂家的设计决定用户体验,OPPO在这方面非常用心,用过OPPO功能机输入法的都知道。

音质、屏幕、软件UI的人性化,制造了体验差异,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高额的提成,广泛的渠道,早就了OPPO功能机时代的辉煌。

智 能机时代,OPPO起步晚了点。但是起步后还是保持了UI设计、工艺、用料的水准,X905用了索尼的CMOS和柯尼卡美能达的LENS,尽管高通本身集 成的ISP并不好,但是依然靠硬件堆出了国内手机的最佳照相和摄像画质。X907也是使用采购价格相当昂贵的三星SAP屏幕。

做工方面,华为曾经有软文吹嘘P1的超薄如何不易,OPPO不用吹嘘,产品说话,为了走一条排线用激光在钢板上打出一个槽来,苹果都没这么做过。

人性化方面,OPPO对系统做了很多优化,电话短信音乐视频方面都下了很多工夫,如果你是初级用户,不会选择最佳的第三方软件,OPPO的系统自带软件就能给你很好的体验。

OPPO的渠道和广告也是强项,这个就不多说了。看看电视就知道了。

OPPO 的问题是智能机时代节奏慢了点,精工细作是对的,但是预研要早,拿货要快,OPPO的规模还是小了点,门路也窄了点。小米2011年底拿出 8260,OPPO晚了好几个月的X907还是8260,尽管工艺、用料、设计甩小米几条街,但是已经难以卖高价了。市场也被分走了一大块。

OPPO是做精品的企业,只是节奏慢点。

3、小米

小米的雷军早期曾经想投资魅族,但是最后合作没有成功。后来雷军搞MIUI,第一版和魅族有很多类似之处。

小米可以视为一个改良的魅族,不同的是雷军的素质、阅历、人脉、意识比魅族的人员强太多了,所以小米迅速崛起。

小米的创业团队和投资人相当靠谱,周光平博士的团队保证了小米的硬件不出大问题,高通中国的投资保证了小米早早拿到最新的CPU,抢得时间差。雷军本来就是做软件和互联网的,做个UI轻车熟路。

需要说一下的是,软件出身的企业做安卓优化和UI都不错,毕竟电脑软件就是干这个的。硬件厂商花了大力气,做得东西往往不如一个很小很小的软件企业做的自由软件。华为的EUI比GO桌面如何?360的整套手机软件体验也易用性也是相当不错的。

小米的硬件算合格,软件算优秀,真正利害的是营销。小米的很多炒作方法学自魅族,但是操作能力和节奏把握远远强于魅族。靠业界的资源,没用太多推广成本,把小米的知名度炒作的直逼苹果。

通过一轮轮炒作,最后通过联通把渠道落地,即使后来性价比不高了,靠第一印象和网络实体渠道依然维持了不算小的出货量,随之而来的就是滚滚的利润和高额的投资。

高通做为初期投资者回报丰厚,小米二代又早早的拿到了8064。

不过,小米做一个新企业,售后、渠道、服务还有很多课要补,产品本身也要做进一步提升。另外一招鲜能吃一时未必能吃一世,未来如何还要看竞争对手,360只是第一个跳出来的搅局者。

4、华为

华为尽管企业很大,实力很强,但是在终端上起步是从小灵通开始的。2003年做小灵通,然后做了多年低价机,给运营商做。华为自己的品牌也好,形象也好,都没做起来。还给自己留了不小的历史包袱。

提起华为,人们的印象是当年那个做小灵通的,现在装宽带免费送电话的。

华为智能机让人认识是U8800,产品没有太多靓点,勉强能用而已。真正上量是C8650,很大程度是因为电信白送。相对于中兴的U880、v880,并不起眼。

华为的靓点是从P1开始的,P1的出现非常惊艳,P1S发布时是最薄手机,D1Q也是最早的一批四核手机,和早期的大路货有天壤之别。

华为P1的软文虽然有宣传嫌疑,但是还是能看出从大路货转到精品并不容易。用好元件做好手机,市场是认账的,前提是有个好价格。

所以P1在2999的时候销量可怜,而到了1900进了淘宝前20名,淘宝本身量很小,但是一个风向标,谁的机器好性价比高,一周时间就能反应出来。

华为的人多,钱多,实力强,能够做出很不错的手机。有世界渠道,世界运营商的支持,容易上量。这也是除了中兴其他国内厂商无法比拟的。这是华为的优势。

华为的劣势在转型上,从运营商客户到个人用户,从运营商需求到个人需求,产品怎么做消费者喜欢,定价怎么定消费者接受,广告怎么做消费者爱看。华为要学的还有很多。

在量上能和华为一争的只有中兴,其他国内厂商还差得远。

5、联想

联想做手机非常早,算国内的元老,早在WM时代,联想就做过多款智能机。功能机最早获得红点设计大奖。

但是战略问题让联想把手机部门卖了出去,然后过了几年又买了回来。联想做消费电子多年,在安卓刚刚出现的时候,就上了lephone,移动搞OMS,联想也上了O1。

O1被移动的OMS拖累,成了处理品,Lephone算试水产品,早期销量因为定价原因不好,后期则不错。LePHONE让联想搞了四叶草的界面,并且沿用至今。

联想真正的出货高潮是和MTK合作以后,早在功能机时代,联想就沾过MTK的光,功能机一度出货很好。这次照着葫芦画瓢,A系列靠性价比卖的非常不错。

联想做消费电子多年,知道市场细分,渠道算是完备,产品质量也没有硬伤,配上性价比武器,自然卖的不错。

不过,国内市场竞争往往很激烈,功能机时代,联想早早沾了MTK的光,最终被山寨机打垮,这次智能手机很容易重蹈覆辙。

其实联想通过对IBM的收购,零售渠道很强,只不过欧美市场是运营商为主,这方面联想不行。此外,缺乏精品也是联想的问题。没有旗舰级产品,纠结于性价比,就很难摆脱山寨的纠缠。

6、中兴

中兴和华为有类似的地方,做各种运营商低端机,靠通讯设备,销售网络普遍全球。

中兴做高端机的尝试很早,甚至搞过自己的linux系统,但是产品不成功就老老实实干低端了。

中兴这次是从880系列开始的,880在推出时,有着最高的性价比,在国外热卖,国内居然要从海外代购。

回头和联通、移动、电信的合作机也是卖的红红火火。880系列质量尚可,无靓点,就是一个性价比。

但是在2010年,一个性价比就足以吃饱喝足了。

中兴有很好的条件,但是没有精品机型,最新要推出的雅典娜号称精品,但是东西如何现在还看不到。

从层次上来说,中兴比华为还低,华为已经过了硬件关、优化关,在人性化上还不行,中兴硬件关还没过呢。

中兴可以做合格的手机,但是距离优秀的手机还有一定距离,看这次雅典娜能不能算上优秀吧。

中兴其实和OPPO有很大的互补性,如果两者合作,OPPO出精品,出营销,中兴出海外运营商渠道,也许大有可为。

7、天宇

天宇是上一轮山寨潮起家的厂商,早年创业相当艰难,从渠道到厂商,一步步走过来不易。

做为一个有历史包袱的品牌,最近一两年居然做得不错,不得不提提当家人荣姐。

现在互联网手机吵吵的凶,其实第一个有互联网手机思想的恰恰是天宇,去年在小米之前,天宇的W700和阿里巴巴合作,淘宝优惠,日销量过万。

从MTK方案,到Tegra2的智能机方案,这一步跨越相当大。天宇很早就拿出了双核安卓的方案,说明预研的很早,眼光很早就看对了方向。

w700不算成功,早期有一些问题,阿里云系统也有很多问题,但是走对了路子一发不可收拾。

荣秀丽说过:

今 天的手机行业是个高挑战性的活,研发选芯片必须跟上进步的节奏(每4到6月一周期),生产质量第一还必须控制好成本(1到3月一降价),销售必须大步快跑 (都是0和1的关系),库存是所有厂家的死穴(盈亏在此一举),线上线下品牌运营商处处都是学问,拼体力智力,百米的速度坚持跑完马拉松的距离。

这段话,我个人认为是看清了形势,找对了道路。

大黄蜂一鸣惊人,1499元拉低双核底线,淘宝一度超过小米,小黄蜂更是在淘宝排行里面连续数月排名第一,把苹果拉下马。正确的认识指导正确的做法。

现在,天宇又拿出了四核的V8,可能比最早喊出四核的华为先上市,而且有可能是最便宜的四核手机。

天宇如果说有问题的话,就是历史包袱还有,产品也没做到最高端。也许学步步高搞一个高端第二品牌,做一个精品系列,多开辟一个战场有利于天宇的发展。

8、金立

金立和天宇差不多同时崛起,也是有历史包袱的品牌,金立的渠道非常强大,传统渠道下沉堪比三星。

金立转智能机以后,同样受惠于渠道,有很不错的销量。但是金立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

无论是郎咸平代言的MT6575+三星SAP,还是现在的风华,从产品自身来看靓点不多。

单纯靠渠道确实能卖出去产品,能赚钱,但是产品本身不够强大,后劲难免不足。

9、TCL

TCL手机,早年那是神一般的存在,钻石手机做暴发户市场,思路只比诺基亚的Vertu晚一年

也确实热卖过大赚超额利润。只是好景不长,暴发户没有做成贵族。

后来收购了阿尔卡特,成功进入国际市场,虽然名头不大,但是出货量还是很强的。

在国内低调,在国外闷声大发财。

TCL转智能有一点晚,最近推出的S900配置确实很不错,但是从产品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从功能手机转智能手机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更关键的是要有做精品的意识。

华为从U8800到U9200的跨越是TCL下一步要走的。

10、酷派

酷派做手机的历史很久了,做为一家有实力但是不张扬的企业,习惯于闷声大发财。

酷派的实力不错,在魅族做M8的时候,酷派不声不响的拿出了自己基于wince的智囊系统,而且做得相对稳定。这个系统也被用在i8910上面,并且取得了移动的采购。

是酷派的工程师找到了wince通讯机制的问题,搞定了wince电话的漏接问题,酷派的实力不容小觑。

同样是酷派,早早的使用了钛合金骨架金属后盖,试图冲击高端市场,只是结果不令人满意。但是在高端机上所做的探索是令人钦佩的。

因为中国网络的特点,酷派和电信合作的双卡双待机器卖的很好,一些看起来定价非常荒谬的机器,就是有人掏钱买。不由得让其他厂商羡慕嫉妒恨。国际厂商,也只有三星有类似的定价荒谬的机型能卖的出去。

酷派的低端机型走性价比路线,渠道做的也不差,出货量国内前四。虽然缺乏真正的精品机型和海外渠道,但是小日子还是过的很不错的。后劲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

对文章打分

印象流,各个中国厂商手机产品的优势和短板

1 (4%)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